销售与市场网

读懂眼下的农村市场

2012-5-29 15:48| 查看: 304268| 评论: 0|原作者: 张大志

摘要: 农村日常人口仍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近期情况不会发生明显改观。农村人口趋于老龄化。对于想拓展县乡市场的企业,结合人口结构特点开发产品是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品牌意识加强 

此次调研,在问到“哪些因素决定您是否购买”时,排名前三的回答分别为:实用;价格低;大品牌。由此反映出产品实用和价格敏感仍是农村消费的特点。这与“勤俭持家”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不讲究花里胡哨,但也绝不是越便宜越好。打开农村市场的关键就是提供较高性价比产品。

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电视的普及,新闻和电视剧里插播广告的情况要远比大城市严重。以前在城市被消费者熟悉的各大品牌,目前在农村也有了相当的认知度。比如,方便面里的康师傅和今麦郎、牛奶里的伊利和三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仿冒者也大行其道。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当地有种“旺奶”在仿冒“旺仔牛奶”,从外观、商标、名称都全面抄袭,同时,前者在份量和价格上也做了手脚,每箱规格为275ML×24瓶,比旺仔牛奶245ML×24瓶增重超过10%,价格却低15%。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唐师傅”仿冒“康师傅”等。

出现仿冒产品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相关食品品牌概念已深入农村;第二,大品牌厂家有必要在推广时特别注意加强产品的可辨识度,让仿冒者无可趁之机。

 

分散消费与集中消费并存 

很多企业都认为,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密度低,因此,农村食品消费市场也比较零散,促销和宣传都很难达到相应效果。然而,笔者的调研结果却显示,农村消费同样存在“集中”的现象,比如赶集、春节消费等。

赶集是农村定期聚集去购买商品的交易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至今仍然是农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农历春节期间,更是农民食品消费的集中时间段。各地都有喝年酒,吃年饭之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过年消费有增无减。

 

营销策略建议:选对点搞促销赶集把平时不集中的农村消费者有效集中在一起,此时做促销活动无疑是最佳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统计显示,超过75%的消费都是冲动购买。农村消费也是这样。消费者都希望购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商品。想打开农村市场,促销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所谓“一促就销,大促大销,小促小销,不促不销”今天仍然适合农村市场。促销方式有包括:有奖销售、买赠活动和降价。

总之,相比大城市的激烈竞争,农村市场作为待开发市场潜力更大。如果能深入调研,根据地区差异,在营销方面上做出创新,那么食品企业就能有更多机会打开局面。

编辑:李珈莹 379802412@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张大志)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2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2 21:55 , Processed in 0.035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