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手”的博弈点 芙蓉王是“云溪王”中最先布局区隔策略的品牌,“蓝色芙蓉王”运营多年,无疑在品牌新陈代谢方面首当其冲。因此,芙蓉王也是最先对重点价位点“开刀”的品牌。排除形象类产品,2008年,芙蓉王推出了“蔚蓝星空”以延续“蓝色芙蓉王”的市场阵势。而2009年新产品市场是云烟的天下,包括“WIN”、“红印象”、“软紫云”。2010年芙蓉王继续新一轮更新,推出了“软金”;2011年,芙蓉王推出“软黄”。可以看到,芙蓉王蓝色、金色系列轮番上阵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博弈行为。作为“云溪王”三大品牌新陈代谢的“先手方”,芙蓉王的新陈代谢过程存在以下两个博弈点: 一是在渐渐老去的大多数中,“率先者”的竞争风险最高。应当说,“云溪王”三大品牌都具有竞争的明显优势,因此整体不上不存在“敌动我动”的策略,而是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本品牌新陈代谢本身。但是相对而言,芙蓉王品牌作为率先发力者,2008年就推出“蔚蓝星空”用于“蓝色芙蓉王”的新陈代谢,确实冒了一定的竞争风险。在外部竞争中,“蔚蓝星空”具有对芙蓉王品牌传承创新的元素,以新面孔出现在高端卷烟市场,并没有抓取到主动权。恰恰相反的是,玉溪、云烟通过“蔚蓝星空”的市场走势和消费者反应,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洞悉了芙蓉王品牌内部存在的问题、优势和外部的市场偏好性——以一言蔽之,就是“颠覆”比传承更加重要。 二是品牌内部不同系列的矛盾。芙蓉王的新陈代谢过程,实际上是一条“传承-否定-反思”的道路,尤其是“蔚蓝星空”上市的表现不容乐观,在确定市场营销上没有明显的失误后,必然将问题归结为新产品定位问题。而新产品的定位,一方面是价格定位,另一方面是风格定位。从“蔚蓝星空”、“软金”、“软黄”的上市秩序来看,芙蓉王品牌先是否认定价问题而归结为“风格”,后来又否定“风格”而将问题归结为“定价”。由此,“蔚蓝星空”继续蓝色风格而明确蓝色芙蓉王的主攻价位后,又有“软金”颠覆蓝色风格而坚守50元价格点,再有“软黄”传承“硬芙蓉王”风格而又颠覆价格重新定位在28元的非主流价区上。 “火力支援”的效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品牌整合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模块,可以看成是一种对品牌的“火力支援”——至少在这个发展阶段,其效用是非常明显。在“云溪王”三大品牌中,显然云烟整合类的存量资源最大,玉溪有一定的整合类增量资源,而芙蓉王短期内看不到整合资源。 2011年,“小熊猫”、“福牌”、“雪莲”三大红云红河集团的存量整合资源为云烟品牌贡献了约8万箱的规模,“苁蓉”这一参股企业的增量整合资源为品牌贡献了约4.5万箱的规模,“火力支援”的合计贡献量达到12.5万箱。玉溪品牌主要获得的是从红塔辽宁烟草有限公司的增量资源“人民大会堂”,不到0.5万箱,但预计增量潜力空间还有4.3万箱,其中一类烟有0.8万箱左右。芙蓉王短期来看,没有可整合的品牌资源。 尽管如此,但尚需评估“火力支援”的品牌竞争力效用,那就是主辅品牌的融合性问题,这关系到整合产品的生命力,也就是新陈代谢的问题。对于整合类新陈代谢的行为和效用的评估,目前市场割据的状态下,尚很难简单评估。以快速消费品的市场运作经验来看,以区域市场区域品牌来打“攻防战”,实际上是一种明智的品牌策略。 症结的异同点 我们一度以拟人化的方式,研究品牌新陈代谢的问题。研究发现,越是传统强势品牌,新陈代谢难度越大。实际上,这种难度根本上是由消费者品牌期望所决定的,由此引发出品牌边界的讨论,是迟早的业内热点话题。在专卖体制下,品牌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市场价值;而市场规律对卷烟品牌,也存在明显的影响作用。这是“云溪王”品牌新陈代谢症结的共同点。而通过新产品对市场进行了反复试探,“云溪王”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认知规律,但要详细掌握本品牌新陈代谢的症结所在,市场调研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途径。 IDA解读: 云烟品牌边界最大。研究表明,云烟经过紫云、珍品、印象的系列打造,加上整合类产品和特色产品,其品牌边界最大,主要体现在消费群体类型丰富,传统和新兴消费群体的适应能力最强。这对品牌新陈代谢是有利因素,品牌可争取在多个价格点和目标消费群体获得突破,品牌运作手段应更加大胆、开放。 玉溪品牌消费者预期最精准。前面已经提出玉溪的“神秘”的消费者预期,而通过调研进一步发现,消费者对以精确地理位置命名的品牌,更加期待其原生态的特色性。这种原生态可能是指“自然的原生态”,也可能是指“社会的原生态”,这也就是为什么烟草行业一度流行如“北京”、“上海”、“厦门”、“玉溪”等品牌名称的原理。这对品牌新陈代谢的方向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如“庄园”的初步成功。而后续的发展,应当坚持原生态为主,甚至完全可以把“庄园”做成系列化的副品牌,价格完全可以下探。 芙蓉王消费群体特征最明确。芙蓉王消费群体的个性最为突出,通俗的讲,是追求介于“政界”和“文化界”之间的人群,也可以说是“商界”,但不是很准确。这就决定了品牌新陈代谢在注重产品定位的基础上,要更加旗帜鲜明地开展精确的市场推广工作。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34 , Processed in 0.0394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