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农村市场,被低估的科技需求

2012-5-31 14:45| 查看: 276815| 评论: 0|原作者: 宋继文

摘要: 一号文件的深入人心,点燃了科技兴农的引线,也将引爆农资市场。“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了解农民需求,才能因势利导制定出适合的营销策略。

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农民是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一直都比较差。以前购买农资时贪图便宜,不索要发票,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多都选择了自认倒霉,不知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农民外出打工眼界的开阔,自身素质也在逐步提高,部分农民开始有了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在购买农资产品时注意索要发票,施用时要留下一小部分备用,当发现有质量问题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积极向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帮助,依法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科技需求样本

陕西杨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农高会,当地的许多农民不管多忙都要设法去农高会上看看、听听。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想开阔一下眼界,收集一些信息,学习一点实用技术,能帮助自己快点致富,由此来看农民想改变现状的愿望是很迫切的。

希望学习农化知识和接受农化服务

山区农村信息闭塞,真实有价值的致富信息很少,往往能见到的大多是一些虚假忽悠农民的信息,加之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妇女,知识水平较低,思想保守,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更缺乏农化知识,看不懂农资标识,不懂药害。但他们也希望能改变现状,希望政府能多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设法,拓宽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能多组织些农技专家经常深入农村,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农化宣传,教育和培训,教育引导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提高致富能力。

希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虽说当地农民开始注意合理施肥了,但根深蒂固的“庄稼一支花,全凭粪当家”的传统施肥观念还有市场。再就是农民普遍缺乏种植技术,种地的不知地力,不知道地里有多少氮、磷、钾养分,还缺少什么?一些人凭经验或想当然施肥,随意性大;一些人是看别人施什么肥,他也跟着施什么肥,根本不清楚作物是否需要,是否适合。当看到测土配方施肥县的农民受益后非常羡慕,盼望政府能尽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

希望企业能在农村设立直销点

陕西杨凌有一家复合肥企业,在某县的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一个直销点,企业统一供货,统一定价,很受农民欢迎。农民们说如果再能给他们测土,指导他们按配方施肥就更好了。在农村设立直销点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农民能从厂家买到放心、价格优惠的农资产品,减少了费用支出,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能直接面对用户节省了销售成本;能有效遏制农资流通环节多、价格高的问题,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对农民的侵害。

希望科技下乡能经常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了送科技、送知识下乡的力度,使农民从中受益不少。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是不经常,一阵风,甚至还有搞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当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困难,想请教专家或技术人员时,却无法找见人。永寿县的农民说,他们最欢迎近几年在苹果生产上,有关部门请来的专家深入果园一边讲解,一边动手修剪的实用技术辅导培训,这样的培训听得懂,用得上。所以希望今后的科技下乡要经常化,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辅导,使他们学了就能用得上。

希望能尽快增加收入

虽然中央政策好,农民种地不收任何费用,国家还给补贴,但因农资、各种原材料、燃料油价格上涨,农产品价低难卖,农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农民入不敷出,根本就赚不到钱。现在贫困地区的一些农民处于两难竟地,如不外出打工、难以养家糊口,要外出打工、家里的儿童、妇女和老人就无人照顾,这也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希望国家能设法帮助农民建立增加收入的渠道,建立起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通过调查走访笔者认为,我们在看到农村进步变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就难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宋继文)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01 , Processed in 0.0362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