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 对于怎么种,合作社的作用也很明显。农民往往文化程度很低,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经验,但根本谈不上科学种田。我在湖北潜江地区的调研中发现,冢庭生产的农户每亩水稻的产量能达到1000斤稻谷,就感觉不错了。但对于当地在一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来说,每亩水稻的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1300斤以上,这其中的差距就是专业化的差别。 在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方面,合作社有着天然优势。相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他们更加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相对于农资厂商来说,合作社的指导肯定更有权威,也更具科学性,因为农资厂商往往有“王婆卖瓜”之嫌。相对于科研院校而言,合作社的服务更深入,更具有普遍性。合作社可以引导农民提高技术水平,选择优良品种,培训农民,田间指导等,这对于提高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都大有裨益。 用什么 对于用什么,也就是农民购买哪些农资产品方面,合作社的作用也就更大。首先是农资产品的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农资产品,如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等,大部分农民是无法正确判断和选择的,在农民的眼里,农资厂家和经销商也是不能轻易相信的。这个时候,作为推介农资产品的第三方,合作社的作用就显得很明显。为了更多地取信于农民,形式上,农业合作社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甚至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来极大地降低农资产品成本,提高农民收益,向农民推介适用的农资产品。 怎么卖 对于怎么卖,合作社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行情合适的时候,可以组织农民选择合适时点销售,从而取得理想收益,从而避免农民的卖跌不卖涨的误区。在价格不合适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加工、存贮、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对现实行情进行规避,从而提高收益。 我看到有些农资经销商,通过收购农产品来抵扣农资货款,把收农产品作为加收货款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如果能够合理规避风险,也是很有意义的。 误区需规避 农资经销商组建专业合作社,由于惯用农资经销商的思维,所以容易走入一些误区,要注意去避免。 避免急功近利 农资经销商组建专业合作社,出发点肯定是为了更好的推广农资产品。所以刚有了个合作社的名称,可能就有的经销商要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摆出来,合作社一下子成了“零售店”。这种作法,在农民看来,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狼,打着合作社的幌子销售农资,反而更易引起农民的反感。 所以农资经销商一定要着眼长远,先一心一意地把合作社做起来,做到农民认可,做到合作社也可以自行运转,这样再通过合作社实现推广农资产品就很容易,农民才不会反感。 避免孤军作战 建专业合作社,与销售农资可有很大的区别,要涉及到更多的服务内容,而这些如上文所述,往往不是一个农资经销商所能承担的,如果经销商非好亲力亲为,往往也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经销商要成为资源整合商,把农产品收购商、农产品加工商、县农技部门、种田大户等多方资源都整合到合作社这样一个平台来,自己成为组织者、协调者,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共同运作好合作社这样的一个平台。 避免形式主义 现有的农村家庭式农业必定要终结,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升级是大势所趋。农资经销商要顺应这种趋势,才能更好在农业产业上有所作为。从这个角度上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件需要做实的事情。就像埋下一粒种子,看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实。不要仅仅是走个形式,挂个牌子,无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价值,这必定不会长远。 总之,经销商组建农民合作社,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路径,无论是销售农资,还是进行业务扩展,都有着很大的运作空间。农资经销商实现华丽转身,变“与农民争利的商人”,为“谋利为农民的组织”,可以更好地服务农民,更好地建立品牌,更好地提高忠诚度。但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孤军作战,要做实。果真如此,那么农资经销商的华丽转身,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很多机遇,也可为广大农民谋取更多福祉。 (编辑/陈昕chenxin3679@sohu.c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16 , Processed in 0.0502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