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扁平化:渠道红利的诱惑与陷阱

2012-6-6 15:20| 查看: 318232| 评论: 1|原作者: 刘春雄

摘要: 经济学家反复强调中国创造经济奇迹时享受了人口红利,持续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制造”贡献巨大,被称为人口红利。很少人提及渠道红利,它却是中国本土企业成长不可回避的现象。在缺乏资金、技术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调整增长;在缺乏品牌、技术 ...

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后,生产企业感到“通路变阻路”,原来流通效率极高的货物集散地正因为分销能力极差而成为生产厂家快速崛起的障碍,所以,厂家开始“杀大户”,经销商开始“小型化”、“碎片化”。
第一次扁平化后,通路从四级经销变为三级,即生产厂家——市级一批——县级二批——乡镇三批——村级零售;第二次扁平化后,通路变成二级,即生产厂家——县级一批——乡镇二批——村级零售。
每一次市场通路扁平化,都有可能带来销售额连续三年30%以上的增长,这就是扁平化的诱惑,也是渠道红利对企业的贡献。
在通路扁平化面前,中国第一批崛起的企业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没有跟进扁平化而失败。
扁平化的好处毋庸置疑:第一,生产厂家更加接近终端,终端销售变为可能。第二,因为通路很短,通路控制力非常强,厂家的意志能够比较好的贯彻。目前,很多厂家在通路管理上有经销商“业务员化”的倾向,这也是拜扁平化所赐。第三,扁平化使厂家能够“快速反应”。第四,扁平化锻炼了中国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

扁平化陷阱

在企业刚刚尝到扁平化的好处时,有些企业开始领略扁平化的陷阱。通路的每一次扁平化,就意味着生产厂家的销售团队增加一个层次,生产厂家的层级化与通路扁平化是同时进行的。
1997年之前,生产厂家的营销组织架构是:总部——省区业务员;或总部——省区办事处——业务员。
目前,多数规模化生产企业的营销组织架构是:总部——大区经理——省级经理——城市经理——县级业代——乡镇助销员。
所谓扁平化陷阱,是指企业在推进扁平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下列困惑:第一,中国企业对营销队伍的管理渗透力大约只有1.5级,但中国规模化企业的营销队伍的管理层级通常是4~5级。在没有扁平化之前,通路变阻路现象很突出,这是多层次通路的问题。扁平化之后,营销组织内部“层层否决”问题异常严重,管理指令的传递很困难,这是营销队伍的层级化带来的问题。第二,营销队伍日益庞大,大企业数万人的营销队伍已经不鲜见。我在考察一家日本企业时发现,日本一家规模超过中国数百倍的企业,销售人员不到中国企业的十分之一,人均效率差别巨大,费用侵蚀利润的现象非常严重。随着人力费用的快速上涨,扁平化模式已经很困难。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刘春雄)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4

雷人
1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张卢飞 2012-6-7 22:53
受教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19 16:02 , Processed in 0.0488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