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轮的商超调改将会在更多的商超企业展开。
继步步高等超市展开门店调改并取得理想成果之后,各大商超系统陆续展开门店调改。
叶国富在永辉超市3月17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2025年永辉超市调改门店将达200家左右,并关店250至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同时,永辉改革小组将推进三大变革:一是组织变革,大力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二是运营变革,继续推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三是供应链变革,大力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3月2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闭店调改,物美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学清路店恢复营业。这也是物美集团发布30周年升级战略后的首个示范项目。
反应迅速的天虹超市,早在2024年就展开了门店的自主调改行动。去年9月6日全新升级开业的sp@ce天虹超市3.0面市。开业前三天,在无促销情况下,sp@ce3.0日均销售达117W+,同比增长102%;首周累计日均销售环比增长超70%,完全达成调改预期。
2025新年前一周,“沃尔玛新一代门店”云南昆明龙泉店和正大店正式亮相。新一代门店是沃尔玛近年转型战略的集中体现。除了“顾客第一”这一点不变之外,是将传统大卖场来了个“脱胎换骨”改造。
门店调改是商超企业在当前严重的市场环境面前必然选择。
实际上,商超的调改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消费需求升级变化后如何更好的满足当前的顾客需求;
二是在当前零售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门店调改适应当前的零售市场环境;
三是如何通过调改激发门店、组织的活力,提升企业新的竞争力。
对处于在当前食品行业市场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商超企业,其门店的调改需要引起食品企业的高度关注。
纵观这一轮商超企业的门店调改,商品调整是贯穿整个门店调改的主线。
在商品调整方面,大体调整了以下几个方面:
--压缩卖场面积:基本上大多门店都是由原来10000平以上的卖场面积,压缩到3000--5000平,同时由原来的高货架调整为低货架。同时加宽卖场通道。提升卖场的精致化与舒适度。由此将会带来较大的卖场商品的减少。
--减商品:基本上是由原来10000--20000个门店SKU商品,减少到3000--5000个商品。大量调整增加生鲜与现场加工熟食、烘焙商品。大量减掉无效、低效的商品。
--去品牌化:主要调整方向就是以自有品牌替换以往的品牌商品。譬如永辉、物美学习胖东来调改,大量用胖东来自有品牌以及本企业的自有品牌替换了以往的品牌商品,包括像天虹超市,也是用企业自有品牌大量替换了以往的品牌商品。主打、主推自有品牌。
--调整促销方式:改变以往的“特价、低价”等传统促销方式。调整为一主打性价比的“顾客信任”营销模式。
这几个方面的调整,是当前商超企业面对新环境做出的正确选择。
压缩卖场面积是针对当前的零售市场环境必须要做出的调整。既突出了重点品类,又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
减商品、突出重点商品也是针对当前的零售市场环境,针对当前顾客的购买需求特征做出的经营策略调整。
去品牌化、以自有品牌替代,也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商品差异化优势,提升企业的商品竞争力,以“性价比”的差异化优势重获顾客信任。
在感受到这些可以看得见的调改变化的背后,更需要食品企业关注到的是企业背后经营模式、采购模式的变化。
一是单品贡献度的提升:调改门店均实现了在门店面积压缩、商品减少基础上的业绩大幅提升。这一方面来自于门店生鲜品类、熟食、烘焙等加工项目的贡献。同时,门店的商品经营模式也在发生改变:重视门店的单品贡献度、提升入店商品的单品销售贡献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这一点务必要引起食品企业的高度关注。未来,连锁商超系统其商品的选择标准将会发生改变,在新的经营模式下,商超企业将会更加关注引进商品的销售贡献度。“进店即动销,引进即爆品”将会成为连锁商超企业选择商品的主要方向。
二是去品牌化、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已经进入“双品牌”时代,也就是制造品牌与渠道品牌并行的时代。
发展自有品牌是商超企业当前经营的必然选择。对打造企业的差异化商品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在欧美成熟市场商超自有品牌占比一般在20--30%左右。目前时期,在中国市场自有品牌的占比大约在5%左右。未来,大概率将会超过欧美的结构占比,有可能自有品牌占比达到50%左右。
因为中国的食品企业制造资源更丰富,产业资源更多。为商超发展自有品牌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制造资源。
目前,盒马、奥乐齐已经走出了以自有品牌为主体的经营模式。据了解,目前,奥乐齐在中国市场有13个自有品牌,有近2000款自牌商品,占整个SKU占比达到90%以上。
商超发展自有品牌对食品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当前食品企业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企业如何积极面对商超自有品牌的发展时机,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抢抓新的市场机遇是企业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依然是当前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渠道力量,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未来,商超企业通过调改,必然还将发挥更重要的渠道价值。
对食品企业来讲,必须要及时把握这一轮商超调改在商品经营方面产生的新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及时跟上商超调改产生的市场新机遇。
一是必须要把打造大单品、爆品作为当前及未来与商超合作的主要方向。
改变以往多单品进店的传统合作模式,积极寻求大单品合作方向。并且能够具备商品进店短时产生引爆的动销效果。
积极探讨与大型连锁商超系统深度合作模式,探讨在产品创新、供应链整合、成本优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模式。彻底放弃以往标品进店、议价等传统合作方式。
有能力的食品企业必须要探讨与连锁商超系统的直接合作。
二是积极探讨与商超自有品牌的合作。目前,大多商超企业把发展自有品牌已经确定为企业经营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包括产业洞察、产品创新、生产管理、品牌设计与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但这些问题并不会影响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决心。
这也为生产企业探讨与商超企业的自有品牌合作带来了机会。
有长远眼光、有企业优势的食品企业,要抓住当前的时机,积极探讨与商超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合作。发挥生产企业的相关优势,去主动逆补商超企业的短板。
(完)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4 23:54 , Processed in 0.0328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