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怎样保证不同渠道的价格体系平衡

2006-8-1 08:00| 查看: 586688| 评论: 0|原作者: 唐江华

摘要:

都知道价格体系混乱有百害而无一利,可为什么还会出现价格混乱的局面?只有维护好各个渠道价格体系的稳定和平衡,市场才能长治久安,那么又该如何让不同渠道遵循指定的价格体系进行操作?

国内某著名上市酒类企业,在2004年下半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上市短短3个月时间,就取得全国卖断货、销售额过亿元的战绩。但不到半年时间,这个新品与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酒类过客一样,再也难觅踪迹,渠道的存货也成了当铺里永远的“死货”。究其原因,也许就像外界议论的,企业内部以及全国总经销权的变更是导致它夭折的主要原因,但从笔者工作的Z市来看,它在这个市场夭折的真正原因,却是价格体系溃败。
入市之初,该产品的价格体系设置是比较科学的(见右表),给每个渠道都预留了足够的利润空间。但是在其畅销后不到1个月,二批零售价出现严重倒挂,为68~70元/瓶,这个价格没能维持多久,产品就开始出现滞销,终致灭顶之灾。

价格体系混乱,市场“杀手”  

价格体系的混乱会给市场带来诸多“灾难”:
1.倒、窜货横行。甲地的货倒到乙地,会给乙地的经销商和市场造成致命的打击,使原本稳定的价格体系瞬间崩溃。
2.消费者抵制消费。同样一款白酒,上个月是168元/瓶,下个月变成108元/瓶,再下个月又成了78元/瓶,消费者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于是干脆就不喝了。
3.渠道利益受损。二批渠道的价格管控不到位,最易诱发竞相放价,而越放价,渠道的利益越得不到保障,导致渠道慎销或拒销;价格穿底后,厂家势必给出更大的促销力度,而促销力度越大,渠道商越害怕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会促使价格进一步往下打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整个渠道都会丢掉。
4.商超、酒店及特通渠道对产品下柜,对供货商罚款,要求退补前期进货巨大的差价等。譬如流通的低价货窜到酒店,引起酒店不满,酒店借此机会要求调低供货价格,甚至更换供货商,使前期耗费在酒店里面的进场费、专场促销费等费用白白损失,更为严重的会导致酒店以此为借口,拒付货款,形成呆、坏账。
5.品牌沦陷。真正长销的品牌不但价格体系坚如磐石,给各个渠道商的利益也是长期稳定的。单纯的销量并不能支撑品牌的形象和美誉度,可价格体系混乱却会落下个品牌管理不善,或品牌不入流的骂名,你再推新品时就会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6.竞品趁虚而入。当我们产品的价格体系混乱了,二批就会失去持续赚钱的产品。 如果这时竞品抓住这个机会,二批的目标就容易发生转向,我们辛辛苦苦构建的网络和市场,会被竞品白白接管。

价格体系混乱,
二批是始作俑者

价格体系出现混乱,二批商是始作俑者:二批商为了争夺消费者,让自己的出货速度加快,互相打价格战;因为消费者是现款交易,考虑到不像做酒店那样需要压款,更是平价出货;害怕厂家下一波的促销力度加大,为防止跌价损失,迎接新的促销,就低价抛货;消费者购买了其他产品,二批商为了让消费者觉得自己的东西便宜,为下次消费打埋伏,就会把我们的产品当作带货产品,致使价格变相下跌。
二批的种种短视行为,点燃了价格体系混乱的导火索,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二批商的短视呢?
1.快速追求销量。厂家有投入和回报的压力,经销商有时间和利润的压力,所以,不管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想缩短产品的入市期,快速跨过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什么样的方式最快?当然是针对二批的大力压货促销了。可当渠道的推力远远大过消费的拉力时,在资金占用的压力下,二批商最先使用的就是甩货招法,这个时候就像股市崩盘一样,价格会一泻千里,挡也挡不住。
有时候厂家为了冲销量,故意放价促销,导致二批只有采取跟随策略,被动放价。厂家的价格管理、市场管理缺失,纵容大户乱价,口子一开,洪水难挡,价格成了套取厂家返利的“武器”,直至产品夭折。
2.业绩的压力。本来任务可以完成,年底为了让数字更好看一点,就对渠道促销,可由于促销力度把控不到位,或者促销的对象和目的不明确,该对酒店和特通渠道做的拉销,一股脑儿全部转化成对二批渠道的压货促销。游戏规则失控,短期的业绩是上来了,但价格体系崩盘了,把长期的市场也丢掉了。
3.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竞争对手都在做活动、做促销,在没有对品牌、对竞争对手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就盲目、全线跟进,主动放价迎战,结果自然得不偿失。
4.二批商本身的投机心理。许多浸泡酒水行业多年的二批商,已经洞穿了酒水市场的游戏规则,他们不以做品牌为目标,专门以吞噬品牌为己任,瞅准了某些品牌的操盘套路后,就张开口袋等猎物入套。
笔者认识的一个二批商,开名烟名酒店已经十几年,有自己固定的商业网络。他操作新品的习惯是:刚开始做的两波渠道促销活动,他会吃进,然后寻机甩货,到第三波促销活动时,哪怕厂家力度再大,他也不再吞货。因为按照他的经验,从这时开始,就是该品牌(产品)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价格体系已经混乱,稍有不慎就会把自己套进去。如果市场上都是他这样的投机二批商,价格不乱才怪。
5.短线操作心理。许多企业或者经销商在接手某产品时,本来就是作为自己的短线产品或者是短线市场来操作的,想着捞一把就走。 市场启动非常迅速,但价格体系崩盘也非常快。
6.做销量不做品牌。用高价差体系撬开市场后,如果不能转化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就很难保证价格体系的稳定。因为消费者的消费兴趣稍有转向,就会造成二批渠道不走货,二批就会恐慌,价格体系自然难保稳定。
 
价格体系平衡,对症下药  

只有维护好各个渠道的价格体系稳定和平衡,才能延续品牌的生命周期,保证市场的长治久安。那么,该如何保证各个渠道的价格体系平衡,让不同的渠道遵循指定的价格体系操作呢?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1.通盘考虑价格体系。价格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产品的市场走势。一般来说,一个品牌(产品)的销量要想持续得到提升,并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价格在未来的几年,应该是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这已经是一个最基准的法则。所以在制订价格体系时,不但要考虑好现阶段的价格体系,还要关注未来——品牌成长起来以后,价格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前期入市的价格体系,为了保证市场的稳步发展,最好各个渠道统一为一个供货价,对不同的渠道可以采取不同的返点或奖励,作为市场调控手段,这种体系在目前还是比较受各渠道的欢迎。当然,对特通渠道的供货要适当拉升价格,以树立价格标杆,方便其他渠道出货。
2.品种错位。为了避免市场起来后不同渠道间的价格竞争,导致价格体系混乱,可在产品上市时,就做好不同渠道的品种错位。即针对不同的渠道推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区域市场推出不同版本的产品,这样渠道之间的窜货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者就算窜到其他渠道里面,对消费者的解释工作也好做得多。
3.把握好进入不同渠道的节奏和时机。如果不是纯渠道产品,新品上市时甚至可以先不做二批,待酒店的销售有一定起色时,再开展对二批的促销。如果是纯渠道推广产品,也可以先不理会酒店,这对那些打市场畅销产品擦边球的品牌(产品)尤其管用。泸州特曲在S市成为第一品牌后,泸州老酒坊入市时,走的就是纯渠道路线,一举成为继泸州特曲之后S市第二大畅销品牌。
对白酒来说,如果经销商的酒店网络够强势,建议上市时还是先走酒店,等酒店的销售是竞品的1.5倍以上时,再考虑在流通渠道选点操作,但不要急于大面积铺市。在一个市场上,真正能够持续动销的二批商并不多,先找出这批人,让他们尝到新品上市的甜头,这样,对市场的价格体系会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而且,铺点有选择,出货渠道就容易控制,对那些为谋取蝇头小利带头烂价的二批,就可以控制对其供货,甚至取消供货。
对于商超渠道,在产品还未真正畅销起来之前,根本不要考虑进场事宜,最多也就是做一两家形象点,以便树立价格标杆和方便消费者比较。
4.把控不同渠道的促销力度。对二批要慎做通路促销,不是纯渠道产品,可以等酒店的销售有一定起色时,再对二批促销,这时的促销力度不宜过大,要注意保护酒店及特通渠道的价格体系。如果是纯渠道产品,可考虑在新品入市时,加大促销力度,以调动二批前期接货的积极性,放大二批的拉力。随着市场的成熟,促销力度应越来越小,最忌讳那种一浪高过一浪的二批促销。
对于商超促销,要注重形象的展示和对消费者的促销。商超是所有渠道中,最不愿意追求产品差价毛利的渠道,如果不了解这个特性,单纯对商超开展低价供货或者是大力度买赠促销,价格就会迅速穿帮。
对酒店的促销,可根据酒店的特性,结合二批和商超的做法,兼顾力度和形象。
对特通渠道的促销,可以赠送其他不同类的产品为主要手段,这样既能获得特通渠道的欢心,又不会打乱价格。
5.面对对手,要沉着冷静。一个市场刚有起色时,突然发现竞争品牌出了一款与我们相差无几的品牌(产品),但价格又比我们低许多,于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抢掉市场,我们也急忙放价促销。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做法。一个品牌能够在市场上逐渐畅销,正是其独有的价格所形成的独特定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如果盲目跟进竞品,意味着对既有定位的放弃,那将得不偿失。
金六福在浏阳河一次又一次挑起价格战时,都不理不踩,而是错开价格梯次,大打文化牌、品牌牌,才在后来的争斗中越战越勇,把浏阳河远远甩在身后。试想,如果金六福跟浏阳河大打价格战,可能就会和浏阳河一样,品尝到价格失控带来的经销商反目的苦果。
6.把销量转化成品牌势能。价格体系的长治久安,最终是以品牌的崛起为保障的,所以在市场起来以后,要快速行动,多做提升品牌形象的工作,让品牌对销售的拉力大过渠道对销售的推力。做到这一点,不但价格体系不会混乱,二批的积极性也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我们说百事、可口可乐、宝洁、娃哈哈、金六福等一大批著名品牌的价格体系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赢得渠道的青睐,就是他们对品牌不遗余力培育的结果。
价格之乱使许多厂家身受其害,而价格混乱说到底又是许多厂家自己“贼喊捉贼”的结果。一味地挤压市场、掠夺性开发市场是许多厂家常用的套路,只有自己先端正心态,才会避免价格体系混乱的祸害,反而会用价格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坚不可摧的市场。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唐江华)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26 10:14 , Processed in 0.0460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